本报讯 (记者 鲍婷婷 通讯员 顾一伟) 石璞千年琢,文化宝中藏。昨天,大松石文化发展迎来历史性时刻——中国大松石博物馆在咸祥镇走马楼开馆。
大松石,独产自鄞州区咸祥镇羊求休山,矿物组成以叶蜡石为主,虽只一山出,但因其色泽千奇百变、绚烂至极,又因其细腻的手感、温润的质地,元代以来就在中国篆刻史上享有盛誉,“吾乡用私印,大嵩亦擅名”,特别是近年来,大嵩石愈加受到文化界人士及藏家的喜爱。
为进一步弘扬大松石文化,咸祥镇与区级相关部门、广大专家学者多轮研讨,最终将博物馆选址宁波市历史古建筑——咸四村河西走马楼。
作为全国首座以大松石为主题的博物馆,该馆占地1515.4平方米,设有“石藏日月”“温润有方”“印纳乾坤”3个主展厅,汇集了数百件珍贵的松石收藏,包括原石、章料摆件、印章石等。此外,作为鄞州区、咸祥镇新的文化地标,博物馆还设有临展区、研学室和文创区,让石文化和古建筑深度交融、相辅相成,不仅为广大石友提供了交流鉴赏之地,也向参观者展示了咸祥多元文化交相辉映的独特魅力。
当日还举行了大松石发展座谈会。区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童丹霞表示,鄞州是“中国博物馆文化之乡”,中国大松石博物馆的开馆,意义更加非凡,不仅向世界展示鄞州独有的大松石的奇美与瑰丽,更是我们对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和文化自信的大力宣扬。希望能引入篆刻名家、知名印社、高校的智慧与创意,同时致力于创造年轻化、有深意的文创产品,让大松石文化在年轻一代中传承与弘扬,在融入生活中焕发更加璀璨的光彩。